双碳实践中的“镇江答卷”:累计淘汰水泥钢铁700余万吨
工作人员向来宾讲解镇江低碳成果
绿色发展,双碳落地,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中之重。
2021年10月16日上午,以“绿色低碳发展:产业、能源、科技”为主题的第五届国际低碳(镇江)大会暨碳达峰碳中和2021金山峰会在江苏镇江举行。会议上,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、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在贺信中表示,大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,深入探讨、总结、推广低碳发展经验,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“镇江智慧”,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。丁仲礼对镇江的低碳实践和探索充分褒奖,并寄予厚望,他表示:“非常期待‘镇江经验’的产生。”
江苏省副省长储永宏在会议上表示: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,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。‘十四五’是碳达峰的关键期、窗口期,镇江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、全国低碳试点城市,要切实发挥好“试验田”的作用,当好‘双碳’这场硬仗的急先锋。”
镇江市市长徐曙海则在会议上表示:“‘十三五’期间,镇江累计淘汰水泥、钢铁等产能700余万吨;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229个,年节能量70万吨标准煤。”
低碳之路,镇江先行
从试点到示范,从理念到实践,从制度到风尚,自2012年第二批成为全国低碳试点城市之后,镇江一直在先行先试。
早在2012年8月,镇江赴国家发改委进行低碳试点城市的申报答辩时,专家组在肯定试点建设方案同时就提出,镇江自然环境良好,但碳排放具有一定强度,要应对好火力发电带来的减碳压力。从那时起,镇江的探索便是负重前行,后来的坚持也任重道远。
2014年12月,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镇江,肯定镇江的低碳发展“卓有成效,走在全国前列”,要求“继续努力,为全国生态文明作出更大贡献”。
同时,镇江也一直在强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开展煤电超低排放改造,先后建成全省单机规模最大的燃气发电机组和世界规模最大、功能最全的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。目前全市储能装机总量10.1万千瓦,光伏发电总装机90.3万千瓦,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9.2%,能源供给结构向绿色、低碳稳步推进。
此外,在优化用能结构方面,镇江也大力投资。镇江先后投资了87亿元建设镇江燃气热电联产项目,实现对周边小锅炉和小热电分散供热的替代,并积极推进靠港船舶的岸电使用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市累计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229个,年节能量70万吨标准煤。
坚持还体现在全方位的低碳建设和绿色发展上。试点以来,全市每年都项目化开展低碳九大行动,涉及交通、建筑、碳汇建设、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。透过一年年行动的实施,一个个项目的完成,“低碳镇江”从最初的制度设计变为人人参与的社会风尚。
“‘十三五’期间,镇江累计淘汰水泥、钢铁等产能700余万吨;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229个,年节能量70万吨标准煤。”徐曙海在峰会上说。
“在成为全国低碳试点城市的九年来,镇江传播低碳理念、展示低碳技术、促进低碳合作,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37.7%,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6.3%,生态环境发生转折性变化。”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表示,镇江将坚决扛起“双碳”战略使命、持续探索“双碳”落地路径、凝聚“双碳”行动共识,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迎在会议上表示:“镇江在各行业、各领域都在积极探索低碳城市建设的技术创新,为家乡的发展而自豪,特别愿意为家乡低碳发展建设服务。”镇江在“十三五”期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,在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排放方面都有显著下降。
不只绿色低碳。同在这条路上,全市经济不断转型升级,区域发展日益高质量,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“双碳”战略,市委书记马明龙更是自信亮出镇江“路线图”:“奋力打好紧抓‘碳达峰碳中和’落地关键战,更大力度优化产业结构、能源结构,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、企业绿色化转型,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。”据了解,过去9年里,镇江在践行绿色环保的同时,单位gdp能耗下降37.7%,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6.3%,pm2.5浓度下降50.3%,优良天数比率上升19.8个百分点。
落实双碳关乎民生发展
事实上,不只是因为政策引导,江苏省本身对于“双碳”战略就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。
江苏省副省长储永宏介绍称,目前,江苏单位国土面积生产总值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,但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也达全国平均水平的4-5倍。
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,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。‘十四五’是碳达峰的关键期、窗口期,镇江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、全国低碳试点城市,要切实发挥好“试验田”的作用,当好“双碳”这场硬仗的急先锋。”储永宏说。
的确如此,在绿色发展这条路上,不只是关乎环保和节能,更是关乎民生的方方面面。“实现双碳目标关系国民经济发展与增长动力转换,也关系地方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调整。”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莫德旺认为,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将带来巨大的技术革命和创新,将是一个确定性高、时间跨度长、覆盖领域广的投资“赛道”,从产业层面来看,绿色技术、绿色能源、绿色制造等领域的深刻变革,也蕴含着巨大机遇。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数字水泥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凯发游戏的版权均为“数字水泥网”独家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数字水泥网”。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,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,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,并自负凯发游戏的版权等法律责任。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如本网转载稿涉及凯发游戏的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。